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Zero-P颈椎前路融合固定系统在三节段颈椎融合术中的应用及有效性评价

Zero-P颈椎前路融合固定系统在三节段颈椎融合术中的应用及有效性评价

         

摘要

目的探讨Zero-P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在三节段颈椎融合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其对颈椎曲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采取Zero-P颈椎前路融合固定系统手术治疗的26例三节段颈椎病的患者。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32~75岁,平均(56.21±8.13)岁。于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分别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系统评估临床疗效,Bazaz评分评估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采用手术节段Cobb’s角和C2~7 Cobb’s角评估术后颈椎曲度的变化,并对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本组26例均获得术后1年的随访,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为7.69%,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3.23±32.41)ml,手术时间为(161.26±51.33)min。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NDI评分分别为(16.14±1.77)分、(11.53±2.14)分、(11.29±1.82)分,均明显低于术前(23.42±4.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JOA评分分别为(11.52±0.93)分、(12.83±1.18)分、(14.25±1.47)分,均显著高于术前(8.64±1.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手术节段Cobb’s角(12.74±1.91)°及C2~7 Cobb’s角(19.33±4.47)°均较术前(4.52±2.73)°、(7.92±4.20)°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术后12个月比较手术节段Cobb’s角和C2~7 Cobb’s角均无明显丢失(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现螺钉断裂及融合器移位。结论 Zero-P颈椎前路融合固定系统治疗三节段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恢复并维持颈椎曲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