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 >认知行为疗法对肿瘤患者失眠疗效的系统评价

认知行为疗法对肿瘤患者失眠疗效的系统评价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对肿瘤患者失眠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CBM和CNKI数据库,搜集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治疗肿瘤失眠患者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共1 326例患者,其中,CBT-I组741例,对照组58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BT-I组主观入睡潜伏期(MD=-10.69,95%CI=-14.91~-6.48)、主观入睡后觉醒时间(MD= -13.68,95%CI=-19.36~-8.00)、失眠严重程度(SMD=-1.27,95%CI=-1.98~-0.56)及睡眠质量评分(SMD=-0.72,95%CI=-0.90~-0.53)低于对照组,CBT-I组主观睡眠效率(MD=6.98,95%CI=5.00~8.96)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BT-I组及对照组主观总睡眠时间(MD=2.59,95%CI=-10.43~15.61)、客观入睡潜伏期(MD=-2.66,95%CI=-5.68~0.35)、客观入睡后觉醒时间(MD=-2.89,95%CI=-8.48~2.70)、客观总睡眠时间(MD=-15.26,95%CI=-31.80~1.28)及客观睡眠效率(MD=0.92,95%CI=-0.79~2.62)、焦虑评分(SMD=-0.19,95%CI=-0.46~0.08)、抑郁评分(SMD=-0.19,95%CI=-0.46~0.07)及生活质量评分(SMD=0.13,95%CI=-0.06~0.3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BT-I对肿瘤失眠患者睡眠有一定疗效,不仅改善主观入睡潜伏期、入睡后觉醒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且减轻失眠严重程度及疲乏程度;但对客观睡眠参数、焦虑、抑郁、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受纳入研究质量等限制,本研究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予以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