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相关性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相关性

摘要

目的研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基因-426C〉T、-384A〉G、+67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6例CMPA患儿(MPA组)及同期宁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的124例健康婴儿(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血清Eotaxin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DNA直接测序法检测CMPA患儿及健康婴儿Eotaxin基因-426C〉T、-384A〉G、+67G〉A位点基因型频率,分析Eotaxin基因-426C〉T、-384A〉G、+67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CMPA易感性、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Eotaxin水平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CMPA组-426C〉T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9.25%、19.81%、0.94%,健康对照组-426C〉T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8.71%、8.06%、3.23%,2组间-426C〉T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P〈0.05);-426C〉T位点携带CT杂合子个体者,其CMPA发生的风险性较携带CC野生型个体者增加了1.75倍[比值比(OR)=2.75,95%可信区间(CI):1.23~6.15,P〈0.05];在CMPA组,Eotaxin基因+67G〉A位点携带突变后A等位基因的患儿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Eotaxin水平[(0.48±0.06)×109/L、(157.67±12.72) ng/L]明显低于携带GG野生型患儿[(0.85±0.09)×109/L、(286.96±33.23)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0、5.75,均P〈0.05)。结论Eotaxin基因-426C〉T位点多态性与CMPA的发病易感性相关,+67G〉A位点多态性与CMPA患儿外周血EOS计数、血清Eotaxin水平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