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饲粮中添加岩藻多糖对羔羊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饲粮中添加岩藻多糖对羔羊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岩藻多糖对羔羊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择60只健康且体重相近的2月龄断奶去势川中黑山羊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F1、F2和F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3%和0.5%的岩藻多糖。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F2和F3组第30天体重显著提高(P<0.05),F2和F3组第16~30天和第1~30天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F1、F2和F3组第16~30天和第1~30天饲料转化率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F3组空肠和盲肠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3)与CON组相比,F1、F2和F3组回肠微生物的Chao1指数显著提高(P<0.05),F2和F3组回肠微生物的Shannon指数显著提高(P<0.05),F1和F2组回肠微生物的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P<0.05);F2和F3组空肠微生物的Chao1指数显著提高(P<0.05);F1组十二指肠微生物的Chao1指数显著提高(P<0.05),F1、F2、F3组十二指肠微生物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F2组十二指肠微生物的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4)在门水平上,与CON组相比,F2和F3组回肠、空肠和十二指肠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F2和F3组回肠、空肠和十二指肠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与CON组相比,F2和F3组回肠未分类肠杆菌科、未分类梭菌目和未分类瘤胃球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F2和F3组回肠梭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F2和F3组空肠未分类瘤胃球菌科、未分类毛螺菌科和未分类拟杆菌目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F1、F2和F3组空肠未分类梭菌目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F2和F3组十二指肠未分类双歧杆菌科、未分类梭菌目、未分类毛螺菌科、瘤胃球菌属和颤螺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F2和F3组十二指肠未分类瘤胃球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岩藻多糖能够提高羔羊肠道消化酶活性,改变小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提高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0.3%的岩藻多糖为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