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江苏省蔬菜生产比较优势的时空变化分析

江苏省蔬菜生产比较优势的时空变化分析

         

摘要

[目的]基于近15年的江苏省农业统计资料,分析江苏省蔬菜生产比较优势的空间异质性以及历史演变规律,为蔬菜产业结构优化及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生产规模优势指数、生产效率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测算蔬菜生产比较优势。利用GIS技术对农作物比较优势进行空间异质性分析。[结果](1)近年来江苏省蔬菜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最高的4个市从高到低为徐州市、苏州市、南京市、无锡市,最低的4个市从低到高为淮安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2)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江苏省蔬菜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属于空间随机分布;"高高"型的高值聚集区包括丰县、沛县、大丰区、东台市、无锡市区、苏州市区、吴中区,"低低"型的低值聚集区包括宝应县、高邮市、金湖县;(3)近15年来江苏省蔬菜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与2002年相比,2017年苏南地区的蔬菜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整体提升幅度较大,苏北地区、苏中地区的大部分地区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则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建议江苏省苏北地区蔬菜生产的侧重点是规模化,重点布局徐州市蔬菜产区,并在宿迁市、盐城市适当发展蔬菜产业;二是苏南地区蔬菜生产的侧重点是精品化,重点布局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蔬菜产业;苏中地区蔬菜生产的侧重点是特色化,南通市要衔接好上海市的蔬菜市场,扬州市、泰州市重点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水生类蔬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