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活体顺序性荧光标记技术在实验性骨折愈合研究中的应用

活体顺序性荧光标记技术在实验性骨折愈合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介绍实验性骨折愈合研究中活体顺序性荧光标记的技术与方法。方法以成年兔胫骨骨折外固定为模型,术后分别以Tetracydin(TC,黄色,25mg/kg)、Calcein(CG,绿色,10mg/kg)、Xylenal(XO,桔色,90mg/kg)、Alizarin-complen(AE,红色,30mg/kg)四种荧光染料于兔颈部皮下定期注射;并于术后第3、6、12及24周活杀动物,解剖出胫骨,梯度乙醇脱水、脱脂,甲基丙烯酸甲脂包埋,切片厚度40~100μm,打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摄像;同时通过组织学观察、X线摄片了解骨愈合速度与质量。结果顺序性荧光标记显示,加压组中钙化的内、外骨痂均于术后第2周出现于截骨处的远、近断端,但尚未形成骨性连接。亦无骨皮质的改建。外骨痂增生停止于术后12周,且骨皮质的改建至12周已渐减少,至术后24周已基本完成;对照组内骨痂于术后第3周出现于截骨处远、近断端,无钙化的外骨痂形成,亦无骨皮质的改建;外骨痂增生停止于术后12周,骨皮质改建至24周尚未完成,其结果与组织学观察、X线摄片具有一致性。结论活体顺序性荧光标记技术可以从细胞水平判断新骨的开始时间、骨生长速度及生长方向,并能节约实验动物数量,是实验性骨折愈合研究中较为理想的研究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