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外科技情报》 >利比亚103租借地Intisar“D”礁油藏的EOR开采动态评价

利比亚103租借地Intisar“D”礁油藏的EOR开采动态评价

         

摘要

Intisar“D”油藏是起源于古新世的碳酸盐岩礁,没有严重的流动遮挡。这一欠饱和油藏的原油重度为API40度,溶解气油比为595标准立方英尺储罐桶。该油藏产层有效厚度为452英尺,海平面以下基准面深度为9000英尺,OOIP为1.76×10^9储罐桶,原始油藏压力为4257磅/平方英寸。 为了优化和增加产能和储量,采用了一系列成功的油藏管理策略。迄今为止,主要通过实施EOR项目已经采出了OOIP的69.2%(1.2×10^6储罐桶)。 从1969年开始产油一直到1981年,通过底水注水和注大量烃气保持Intisar“D”油藏压力,合理利用气体和提高采收率,然后停止注水,但是继续成功注气直到现在。根据常识,注气(非混相)采油比水驱更有效。 为了进行分析,把该油藏分成了两个部分:水波及层带(WSZ,从油藏基底一直到1981年的油水接触面(WOC))和气波及层带(GSZ,从1981年的WOC一直到油藏顶部),以便分别评价两种驱替的波及效率。虽然在油藏顶部注气主要是以非混相方式进行的,但是该工艺一直是非常成功的驱替机理。到2005年12月,累积采油量为1218×10^6储罐桶,其中825×10^6储罐桶原油是通过注气(二次和三次采油方法)采出的,而395×10^6储罐桶原油是通过水驱采出的。 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EOR项目之一。本文讨论了开发该油藏采用的策略并且还计算了通过采用不同的驱替机理获得的采收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