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外健康文摘》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摘要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1].临床症状为腰背肢体疼痛,身体畸形,病理骨折,或伴有原发病表现.中医古籍中无此病名,但有与骨质疏松症表现相似的记载.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痿"、"骨痹"、"腰痛"、"骨枯"、"骨极"、"虚劳"的范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增龄性病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已成为我国人口公共健康最严重的问题之一.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5亿,其中25%-70%可能患有骨质疏松症[2].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临床常用药多为雌激素、钙剂、降钙素和氟化物等,取得一定疗效,但副反应较大,价格昂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日益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临床研究方面也有很大进展,现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