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心肺复苏后脑组织Ca^(2+)-Mg^(2+)-ATP酶活性的改变及其意义

心肺复苏后脑组织Ca^(2+)-Mg^(2+)-ATP酶活性的改变及其意义

         

摘要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后狗脑组织Ca2+Mg2+ATP酶活性的改变,探讨其对脑复苏的意义。方法:静脉注射10%氯化钾造成心搏、呼吸骤停30分钟后,分2组进行心肺复苏,每组6只狗;第1组用传统方法,第2组用心肺转流(CPB)法,30分钟后观察复苏效果,并于复苏后第10、15、20、25、30和120分钟时开颅,分别取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组织,行脑组织Ca2+Mg2+ATP酶测定。另外,取2只正常狗脑组织作为对照。结果:第1组仅1只狗于复苏第15分钟后一度恢复自主循环,20分钟后瞳孔开始缩小,但30分钟后,瞳孔再次散大,至复苏后25分钟心搏再次停止;其余5只均未能恢复自主循环。第2组6只狗全部恢复自主循环,瞳孔缩小到正常大小,并出现对光反应。复苏后测脑组织Ca2+Mg2+ATP酶活性,在第1组呈递减趋势,而第2组则呈上升趋势,直至正常。2组海马区的酶活性均高于皮层区(P<0.01)。结论:狗心搏、呼吸骤停30分钟后,用CPB方法复苏,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法;心肺复苏后,其脑组织Ca2+Mg2+ATP酶活性的恢复将有利于改善脑细胞内Ca2+超载,阻止脑细胞不可逆死亡,恢复脑细胞功能,从而达到脑复苏。海马区比皮层区更容易复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