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压力控制法与呼气末正压递增法肺复张对百草枯致急性肺损伤家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压力控制法与呼气末正压递增法肺复张对百草枯致急性肺损伤家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PC)法与呼气末正压(PEEP)递增法肺复张(RM)对百草枯(PQ)中毒致急性肺损伤(ALI)家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家猪10只,经腹腔注射20%PQ溶液20 mL建立PQ中毒致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制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分为PC法RM组(RM1组)和PEEP递增法RM组(RM2组),每组5只。于制模前(基础值)、制模成功时及RM后5、15、30min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仪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指数(CI),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计算氧合指数。于制模前、制模成功时及RM后30 min取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两组制模成功时HR、MAP、PaCO2均较基础值明显上升,CI、PaO2和氧合指数明显下降,符合ALI/ARDS表现。随RM时间延长,两组HR呈逐渐下降趋势,MAP、CI呈上升趋势;RM1组RM后5 min时HR、MAP明显低于RM2组[HR(次/min):126.8±5.2比134.0±3.8,MAP(mmHg,1 mmHg=0.133 kPa):98.4±3.3比102.8±2.6,均P<0.05],RM后5 min和15 min时CI明显高于RM2组(mL·s-1·m-2:56.7±5.0比46.7±6.7,65.0±5.0比56.7±5.0,均P<0.05)RM后5 min,两组PaO2和氧合指数均较制模成功时显著升高;随RM时间延长,两组PaO2和氧合指数逐渐下降,PaCO2逐渐升高,但两组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M后30 min两组均出现肺泡上皮细胞脱落、肺泡间隔进一步增宽及肺泡过度膨胀,部分可见肺泡间隔断裂;RM2组较RM1组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肺泡间隔断裂也更为多见。结论 PC法与PEEP递增法RM均可明显改善PQ中毒猪ALI/ARDS时的氧合状况,且PC法RM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