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心脏磁共振T1 mapping评价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纤维化与LVEF及NT-proBNP的关系

心脏磁共振T1 mapping评价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纤维化与LVEF及NT-proBNP的关系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纵向驰豫时间定量(T1 mapping)评价缺血性心肌病(ICM)心肌纤维化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29例ICM患者资料,将其设为ICM组;采集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名健康志愿者资料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给予T1 mapping扫描及延迟增强扫描,并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增强前后,比较2组左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平均T1值及NT-proBNP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考察ICM心肌纤维化指标与LVEF及NT-proBNP水平的关系.结果:ICM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心肌质量(LVMM)、NT-proBNP、细胞外容积(ECV)、T1Native等指标均高于或长于对照组,而LVEF、T1Post则明显小于或短于对照组(均P<0.05);且LVESV、LVEDV、LVMM、NT-proBNP、ECV、T1Native等值在ICM患者中均呈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Ⅱ级<NYHAⅢ级<NYHAⅣ级的趋势(均P<0.05);而LVEF、T1 Post在患者中均呈NYHAⅡ级>NYHAⅢ级>NYHAⅣ级(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CV、T1Native与NT-proBN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1);T1Post则与NT-proBNP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P<0.01).结论:T1 mapping通过ECV可评估心肌纤维化水平,随着ICM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加深,ECV、T1Naative也随之升高,T1Post则逐渐下降,且上述指标均与NT-proBNP和LVEF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