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社区医师》 >右佐匹克隆治疗适应性失眠患者的有效性及对睡眠结构的影响

右佐匹克隆治疗适应性失眠患者的有效性及对睡眠结构的影响

             

摘要

cqvip: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个体在一定易患因素基础上,经外界促发因素刺激,达到失眠的阈值以后就会出现失眠症状。适应性失眠也称为急性失眠或应激相关性失眠,常见诱发因素是突发事件或战争、环境变化、心理或躯体疾病等。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适应性失眠在成年人中的年患病率高达15%,已经成为临床最常见的失眠类型之一。失眠常引起患者苦恼,白天感到疲惫,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妨碍社会功能。由于患者出现忧虑或者恐惧心理,睡前就担心会再次失眠,造成恶性循环,可使失眠更趋严重,并且可能演变为心理生理性失眠。因此急性失眠如不及时纠正,部分患者可转换为慢性失眠。治疗失眠的方法有许多种,但目前仍然以药物治疗为主。右佐匹克隆为佐匹克隆的右旋单一异构体,是一种新型的镇静催眠药物,于2004年12月被美国国家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失眠。随着右佐匹克隆的广泛应用,未见有关右佐匹克隆对适应性失眠患者的睡眠结构影响的研究报道。我们旨在通过利用多导睡眠图(Polysoml logram,PSG)技术,客观分析右佐匹克隆治疗适应性失眠患者的有效性及其对睡眠结构的影响,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估该药物的治疗效果,为适应性失眠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镇静催眠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