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循环杂志》 >左心室形态改变对心脏电机械同步性的影响

左心室形态改变对心脏电机械同步性的影响

         

摘要

目的:评价左心室形态改变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和左心室机械收缩运动同步性的影响.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在心尖四腔切面测量舒张期末左心室长径(L)与横径(D),其比值(L/D)定为左心室球形指数,以左心室球形指数作为评价左心室形态的指标,心力衰竭患者依据球形指数中位数分为≤1.40和>1.40两类.采用组织多普勒记录室间隔,左心室侧壁、前壁、下壁室壁运动.同步记录心电图,测量并计算电机械运动时间离散度和QTd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球形指数、QTd、电机械运动时间离散度明显异常(P<0.01);QT、QTc和QRS时限明显延长(P<0.05).球形指数≤1.40的心力衰竭患者与球形指数>1.40的心力衰竭患者比较,其QTd、电机械运动时间离散度明显延长(P<0.01),QT、QTc、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形态、电活动及机械运动同步性存在明显异常,表现为随着左心室球形化的加重,QTd和电机械运动时间离散度增加,球形指数是能比较全面反映心脏功能变化的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