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针灸 》 >针刺与药物对比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伴抑郁症:随机对照研究

针刺与药物对比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伴抑郁症:随机对照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与药物对比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伴抑郁症的疗效差异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用通督治郁配穴针刺,取百会、水沟、风府、风池等穴,每日1次,每周6次,4周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药物组口服西药尼莫地平30mg、每天3次,氟西汀20mg、每天1次,治疗8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检测脑血流速度(CBFV)和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以及评估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疗效以及抑郁症状改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4周末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均显著提高(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CD40L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oCA量表评分显著增加(均P0.05)。针刺组认知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6.7%(26/30),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0.0%(24/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抑郁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3%(21/30),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治郁配穴针刺可显著增加SIVD伴抑郁患者的CBFV以及降低血清sCD40L含量,同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抑郁症状,疗效与西药相当。血清sCD40L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SIVD的发生发展,降低sCD40L的表达,有助于减轻脑的缺血和再灌流损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