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医药》 >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血常规联合检测在血栓性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血常规联合检测在血栓性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

cqvip:目的分析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血栓性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656例血栓性疾病患者同一时段D-D、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淋巴细胞绝对值(Lym)、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检测结果,根据D-D的检测水平分为阴性组(D-D≤0.5 mg/L,706例)和阳性组(D-D>0.5 mg/L,950例);再将阳性组分为轻度组(D-D 0.5~1.5 mg/L,512例)、中度组(D-D 1.5~5.0mg/L,275例)、重度组(D-D>5.0 mg/L,163例)。比较阴性组和阳性组D-D、CRP、WBC、Neu、Lym、NLR水平及不同程度患者D-D与CRP、WBC、Neu、Lym、NLR水平,分析D-D与CRP、WBC、Neu、Lym、NLR的相关性。结果阳性组的D-D、CRP、WBC、Neu、NLR水平均高于阴性组,Lym水平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WBC、Neu、NLR的检测水平从阴性组到重度组逐渐升高,Lym的检测水平从阴性组到重度组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D-D与CRP、WBC、Neu、NLR呈正相关(r=0.207、0.162、0.214、0.189,P=0.000、0.000、0.000、0.000<0.05),与Lym呈负相关(r=-0138,P=0.000<0.05)。结论血栓性疾病的形成与炎症密切相关,炎症因子的水平变化直接关系到病情的发展变化,因此要加强监测患者的D-D、CRP和血常规,以此为血栓性疾病诊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