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医药 》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cqvip:目的研究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前均未实施正规的吸入激素治疗,在入院后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患儿症状缓解后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商品名:舒利迭)进行吸入治疗。对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2、3个月后均进行肺功能检测,比较不同时间段肺功能变化情况及肺功能指标异常情况。结果治疗前,患儿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25%用力呼气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25%)、50%用力呼气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50%)、75%用力呼气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75%)分别为(68.10±3.44)、(72.06±3.22)、(51.22±3.72)、(50.33±3.82)、(43.24±3.39)%;治疗1个月后,患儿PEF%、FEV1%、FEF25%、FEF50%、FEF75%分别为(78.03±3.45)、(79.14±2.26)、(62.09±2.41)、(60.61±3.20)、(52.40±2.26)%;治疗2个月后,患儿PEF%、FEV1%、FEF25%、FEF50%、FEF75%分别为(81.13±2.24)、(82.15±3.28)、(70.19±3.16)、(70.22±4.31)、(68.44±3.32)%;治疗3个月后,患儿PEF%、FEV1%、FEF25%、FEF50%、FEF75%分别为(85.26±4.48)、(84.15±3.32)、(82.03±4.55)、(80.90±2.44)、(81.30±3.60)%;治疗3个月后,患儿PEF%、FEV1%、FEF25%、FEF50%、FEF75%均高于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患儿PEF异常率、FEV1异常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监测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中能诊断患儿病情,对患儿气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动态的观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