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药导报》 >基于历史文献考证温胆汤的主治病证规律

基于历史文献考证温胆汤的主治病证规律

         

摘要

温胆汤为经典名方,一直备受医家重视。本文对该方在历史文献中的药物组成、剂型、方义、医案等内容进行梳理,探讨其主治病证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温胆汤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初为治疗胆虚寒、痰饮内生所引起的不寐,至宋朝,陈无择于原方加茯苓、大枣,提出其主治病机为“痰气郁结”“心胆气虚”,金元医家用实践验证了此思想。明清时期认为温胆汤组方为二陈汤加枳实、竹茹,亦可主治“痰火”为患,随症加减拓展其应用于神志病、消化病。温病学家提出“分消走泄”的思想,广泛应用其于湿热证。在温胆汤的演变过程中,其药物组成的改变及加减化裁是其主治病证变化的关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