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学装备》 >微管蛋白及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复发预测模型的应用分析

微管蛋白及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复发预测模型的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微管去稳蛋白1(STMN1)及P16蛋白对CINⅡ~Ⅲ级患者LEEP术后复发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80例CINⅡ~Ⅲ级患者,根据LEEP术后残留或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5例)和未复发组(75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产次、颈管腺体累及情况和手术情况,分析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术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等情况;比较两组STMN 1及P16蛋白阳性率。结果:两组LEEP术后残留或复发与患者颈管腺体累及情况、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术后HPV持续感染、STMN1及P16蛋白相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90,x2=8.120,x^(2)=11.000,x^(2)=15.690,x^(2)=9.17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术后HPV持续感染、STMN1及P16蛋白高表达属于CIN患者LEEP术后独立危险因素(OR=2.114,OR=1.228,OR=1.527,OR=1.739;P<0.05)。STMN1和P16蛋白预测模型对LEEP术后复发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7.1%和71.4%、88.0%和84.0%,两者联合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5.7%、82.7%和76.9%。结论:病理切缘阳性、HPV持续感染、STMN 1及P16蛋白是CINⅡ~Ⅲ级患者LEE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且STMN 1及P16蛋白模型预测CINⅡ~Ⅲ级患者LEEP术后复发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