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骨伤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生活质量评价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生活质量评价

             

摘要

目的:探讨年轻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描述股骨头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量化其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72例(174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创伤机制、创伤-手术间隔时间、创伤发生季节和内固定物是否取出,影像学资料包括骨折Garden分型、Pauwel分型、股骨头后倾角度、术后骨折复位、螺钉分布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股骨头坏死及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对上述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存活的患者进行随访,通过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估患髋关节功能,并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因素.结果:172例(174髋)患者纳入研究,共29例(16.67%)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显著差异的变量是复位质量(OR=0.126,P=0.027)和后倾角(OR=4.380,P=0.010).股骨头存活136例患者(137髋)纳入生活质量调查,Harris评分90.14±7.92,其中优96髋(70.07%),良28髋(20.44%),中13髋(9.49%),差0髋.SF-36评分中生理健康得分为46.12±9.12,心理健康得分为50.21±3.97,两者不呈线性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与生理健康得分相关有显著差异的变量是复位质量与后倾角度,与心理健康得分相关有显著差异的变量是骨折是否移位与创伤机制.结论:复位质量位不佳和后倾角>15°是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心理健康得分恢复良好,但生理健康得分不能恢复到正常人群平均水平,复位质量与后倾角度可作为生理健康得分预测因素,骨折是否移位与创伤机制可作为心理健康得分的预测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