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骨伤》 >MRI测量颈胸角在选择颈胸段脊柱手术入路中的临床应用

MRI测量颈胸角在选择颈胸段脊柱手术入路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在颈胸段脊柱术前应结合患者的颈胸段MRI的个体特征和疾病情况,选择手术创伤最小的手术入路.方法:共76例患者,其中26例为颈胸段脊柱损伤,35例为颈胸段脊柱肿瘤,脊髓型颈椎病12例,以及3例颈胸段椎板减压术后后凸畸形.男47例,女29例.平均年龄45.5岁,年龄范围19~65岁.同时抽取95套颈胸段MRI片.作胸骨上切迹向后水平延长线和胸骨上切迹向后上方至C7T1椎间盘前缘中点的连线,测量两线之夹角,称为颈胸角(cervicothoracic angle,CTA).结果:CTA平均为47.64°(范围25°~73°).大于此平均角度且病灶在胸骨切迹水平线以上时可考虑低位下颈椎入路,50例;CTA较小,且病灶范围广,或尚累及T3、Y4,可以考虑经胸骨柄入路,13例;病灶范围广泛,经全胸骨入路3例;Ⅰ期或Ⅱ期前后联合入路5例;经右侧肩胛下后外侧胸腔入路5例.结论:颈胸段脊柱手术应尽量选择低位下颈椎入路等创伤较小的入路,其次考虑经胸骨柄入路.长节段脊柱受累的患者才考虑经右侧肩胛下后外侧胸腔或经全胸骨等创伤较大的入路.术前可以结合患者的病灶累及范围和颈胸手术角等MRI影像学表现,从而利于选择最合适的手术入路,减少手术风险、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