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后处理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72例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且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统计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结果及对斑块性质的诊断结果,并统计2种方法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结果.以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与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受试者中有56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共有斑块116处.按发生位置,颈动脉分叉处斑块占比最高(49.14%);按发生类型,软斑块占比最高(52.59%);在颈动脉分叉处,软斑块占比最高(35.34%),混合斑块次之(10.34%),钙化斑块最低(3.45%);72例受检者双侧颈动脉共计576节段,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结果示:无狭窄256节段,轻度狭窄111节段,中度狭窄162节段,重度狭窄45节段,完全闭塞2节段.有1个节段DSA诊断为无狭窄.但经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为轻度狭窄;有1个节段DSA诊断为轻度狭窄,但经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为无狭窄,两者符合率为99.65%,有较好的一致性(κ=0.912,P=0.007).结论 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有助于了解斑块数目和性质,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DSA一致性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