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三峡库区蓄水175m对汉丰湖不同生物类群δ13C、δ15N值的影响

三峡库区蓄水175m对汉丰湖不同生物类群δ13C、δ15N值的影响

         

摘要

于2010年蓄水前(7月)和蓄水后(12月)应用稳定碳、氮同位素方法对汉丰湖食物网中初级生产者和消费者δ13C、δ15N值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汉丰湖初级生产者颗粒有机物(POM)、固着藻类和水生植物δ13C、δ15N值分别为-28.45‰-24.78‰、3.72‰~5.76‰,-25.81‰~-21.22‰、3.23‰~4.81‰,-27.99‰-23.74‰、8.06‰~12.48‰.从蓄水前到蓄水后初级生产者(POM、同着藻类、水生植物)δ13C、δ15N除水生植物)值均呈现贫乏趋势;消费者δ15N值变化规律与初级生产者一致,但其δ13C值无明显变化;汉丰湖鱼类食物网营养级长度均为3级,消费者中杂食性鱼类居多其碳源主要来源于固着藻类.新形成的汉丰湖水生生态系统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食物网结构.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 |2013年第8期|1426-1432|共7页
  •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内江641112;

    西南大学,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西南大学,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西南大学,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内江641112;

    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内江641112;

    西南大学,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 关键词

    δ13C、δ15N; POM; 汉丰湖; 三峡库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