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图书评论》 >城市记忆与影视形象建构——以“文化南京”城市形象为例

城市记忆与影视形象建构——以“文化南京”城市形象为例

         

摘要

cqvip:1960年,美国城市学专家凯文·林奇(kevinlynch)在其专著《城市意象》中首次提出现代意义中的“城市形象”(the image of the city)概念。我国学者对其定义是“所谓城市形象,通常是指城市带给大众的整体印象和感受,包含一座城市的文化传统、历史景观、现代文明等内容。当城市的形象被大部分人所认同时,城市形象本身就有了社会文化意义,变成了这个城市的文化资源”[1]。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市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城市自身蕴含历史记忆、文化积淀的客观反映。其中,“城市记忆”(citymemory)“凝固于城市空间环境,反映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是人对城市空间环境意义的认识”[2]。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剧,城市同质化发展增强,“城市记忆”如何在现代传播中赓续,“世界城市能否再次在新的信息传播格局中脱颖而出,成为新世界、新形态、新平台中的新能量角色,这是对现有的世界城市和未来的世界城市的最大挑战,也是一个最新课题”[3]。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2018年第3期|36-44|共9页
  • 作者

    陶赋雯;

  • 作者单位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南京大学文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