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世纪 》 >解读徐悲鸿致陶冷月的三封信

解读徐悲鸿致陶冷月的三封信

         

摘要

<正> 父亲陶冷月(1895—1985)与徐悲鸿先生的交往,开始于上世纪20年代后期。1928年,父亲在国立暨南大学任中国画系主任。同年4月,该校增设中国艺术学系,父亲被聘为系主任。由于艺术教育的扩展,需延聘资深教授和增添教具。当时父亲本拟请留法回国不久的徐悲鸿先生一起主持暨南大学中国艺术学系工作,但因徐悲鸿先生已在南京中央大学及上海南国艺术学院任教,奔波于沪宁两地,故转而口头和书信介绍黄宾虹、汤安及蒋兆燮三位先生到暨南大学工作。后他又将在法国购置的石膏模型,翻制后供暨南大学作教学用具。本文披露的徐悲鸿当年(1928年)致陶冷月的三封信札,即记述了他们交往的这段史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