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陶冷月研究
【6h】

陶冷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缘由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现状综述

1.4本论文的创新点

1.5研究方法

1.6研究思路和框架

1.7未尽事宜

1.8相关说明

第二章 陶冷月的生平分期及从艺历程

2.1 陶冷月的生平分期

2.2陶冷月的从艺历程

第三章 陶冷月的绘画理论与形成

3.1时代激变下的美术革命

3.2美术活动的区域性及主张的差异性

3.3 陶冷月的绘画主张

第四章 陶冷月的艺术成就

4.1悉守国粹——对传统风格绘画的固守与坚持

4.2特采欧风——对西方绘画的学习与研究

4.3融合町畦——独树一帜的新中国画

4.4写生手稿与摄影艺术

4.5陶冷月绘画艺术的审美精神

4.6冷月润格及相关艺术活动

第五章 陶冷月美术教育理念的形成及教学实践

5.1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美术教育模式及其流变

5.2陶冷月美术教育思想形成的关捩

5.3陶冷月美术教育的具体实践

第六章 陶冷月的人生反思及启示

6.1陶冷月人生变化的理性分析

6.2对当代绘画及教学的启示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附录1:陶冷月研究各阶段资料统计表

附录2:1926年10月20日陶冷月作品及售价目录

附录3:1993年-2014年陶冷月真品成交一览表

附录4:中日相关画家年代对比图

附录5:有时间记载的陶冷月印件统计一览表

附录6:座谈会及访谈笔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前半叶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随着西方绘画的不断涌入,中国画在不断的蜕变和革新中艰难前行。由文人画为主体的一元绘画逐渐向新旧消长、中西杂糅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相对开放的文化环境中获得了更为自由的生长空间,充分显示了画家创作思维的灵活性及绘画风格的选择性。这一时期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改良、革新的拓荒者除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等大师以外,其他大部分均由于诸因素的影响而被长期湮灭,陶冷月便是其中之一。他作为中西绘画融合初期“创新型画家原型”的代表,以上世纪五十年代为界,先后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人生。本文以陶冷月绘画立足的文化视点和表现形式为中心,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对其进行重新解读,以便透过这一典型例证更好的了解这一时期的艺术现象。
  笔者通过前期调研,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陶冷月的人生轨迹及艺术发展阶段进行具体的分期细化,以进一步明确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历程。结合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对其绘画理念的形成进行分析,进而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对其主张做出全面阐释。将陶冷月艺术表现的范围、题材进行拓展,竭力从时间、空间等多个方面对其艺术类型、造型语言、艺术活动等展开全方位的论述。尤其针对他所涉足的“新中国画”领域,笔者将积极转变思路,利用与国内及日本相关画家绘画思想、技法风格等因素的对比,积极探寻他们之间的碰撞与交汇,从而形成新的观点和论证体系。对于目前研究中尚未触及或触及较少的写生手稿和摄影艺术,笔者将从其各自的艺术特点出发,通过写生、摄影、创作三者间关系的建构来予以把握。此外,结合陶冷月受教育的特殊背景及蔡元培美育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对其教育理念及教学实践进行剖析,以便为当代美术教育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启示。通过整体把握和全面分析,以理性的视角对陶冷月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对其有生命力的积极因素予以充分肯定,对其过时的、僵死的因素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以便为后人借鉴和创新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着力点,并不断为评估自身未来的价值提供新的参照和坐标。
  本文通过对陶冷月个案的深入研究,对他所处的艺术生态环境进行如实的再现和还原,对其个体发展轨迹及群体发展脉络进行重新梳理。透过外在的表现和特征对其内在的、深层的因素进行触摸,以便更好的予以理解和消化,从而为民国美术史的完善提供必要的补充。不断在传统中探索,在借鉴中发现,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从新的高度、新的视域对其进行多维度、开创性的研究。与此同时,也能为当代广大学者的绘画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