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业科学》 >平原丘陵过渡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及权衡——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

平原丘陵过渡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及权衡——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

         

摘要

[目的]评估生境质量是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福祉的关键,对权衡区域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溧阳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基础,将InVEST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结合,在空间上定量刻画溧阳市生境质量演变与土地利用变化的交互关系,探讨其时空分异。[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 2003~2009年间耕地和草地分别减幅17.05% (126.43 km2)、71.22% (26.06 km2);建设用地、林地和水域分别增幅48.86% (80.46 km2)、4.33% (13.28 km2)、20.56% (58.34 km2);其他土地类型变化不大。2003~2009年土地利用的转移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之间,相互间的转入和转出面积比例较大。2009~2015年间转移数量和速度明显减缓,且主要以耕地和建设用地间的相互转移为主,水域流向耕地的面积远远高于其转入面积。2) 溧阳市生境质量总体上高等级区域和较低等级区域占比较大,生境质量存在比较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整体特征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由中心到外围逐渐升高的趋势。2003~2009年溧阳市的生境质量逐渐提升,至2015年趋于稳定;生境质量热点区域主要位于溧阳南部区域和溧阳市的边缘区,冷点主要分布于居民点密集的中部平原区;同时溧阳市的生境质量分布具有一定空间正相关性,多呈高高、低低聚集分布。3) 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回归系数在空间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异质性,生境质量对林地、草地和水域变化的响应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效应,呈协同关系,面积的增加可提升生境质量水平,生境质量与建设用地变化在空间上呈负相关效应,呈权衡关系,其面积扩张会对生境造成严重干扰,耕地正负相关效应并存,呈正相关效应的区域呈协同关系,呈负相关效应的区域呈权衡关系。[结论]这一研究结果对于制定合理的区域土地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实施区域生态建设工程具有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