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干旱时空格局

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干旱时空格局

         

摘要

为精细化诊断大豆生长季干旱,提高干旱评估的准确性,采用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指标来表征干旱,以累积的干旱持续天数将干旱分为5个等级,即无旱、轻旱、中旱、重旱、特旱;并以干旱强度、干旱频率和干旱范围三因子分析1971-2016年间大豆生长季的干旱时空特征.研究表明,1971-2016年间,在大豆生长季,松嫩平原西部的平均干旱强度最强,其中松嫩平原西南部干旱日数超过了90 d,但三江平原东北角和黑河中部干旱强度气候倾向率高于2.5 d·10a-1,有明显的增强趋势,而牡丹江东南部干旱强度气候倾向率低于-2.5 d·10a-1,有较强的减少趋势;松嫩平原西部中度以上干旱频率超过90%,松嫩平原西南部重度以上干旱频率超过50%.1971-2016年中,1976年、1979年、1982年、1989年、1999年、2001年、2004年和2007年约56%~77%的气象观测站点表现为重度以上干旱,长达3个月的时间大豆处于干旱缺水状态,且2007年干旱范围和强度表现最典型.大豆生长季逐日干旱频率动态变化均以"V"形为主要特征,逐日干旱频率从大豆播种出苗期约60%~90%降低至开花结荚期40%以下,但鼓粒-成熟期又上升至40%~80%;从大豆安全性种植角度来评价地域差异,黑龙江省中部好于东部,东部好于西部,西部的北部好于西部的南部.

著录项

  • 来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年第2期|229-237259|共10页
  • 作者单位

    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气象创新开放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气象院士工作站;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气象创新开放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气象院士工作站;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气象创新开放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气象院士工作站;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气象创新开放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气象院士工作站;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气象创新开放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气象院士工作站;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气象创新开放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气象院士工作站;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降水、降雪;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 关键词

    干旱强度; 干旱频率; 大豆; 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 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