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成人高教学刊》 >从《资本论》到《资本运营》(上)--价值决定、价值运动与价值分享

从《资本论》到《资本运营》(上)--价值决定、价值运动与价值分享

         

摘要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分析,剩余价值的源泉是活劳动,既抽象人类劳动.不管参与价值创造和形成的要素有多少,但终极源泉是活劳动.真正决定价值分配(即剩余价值分享)的是市场竞争关系,是市场诸要素的不同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态:(1)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虽然活劳动创造了新价值(v+m),但剩余(m)却被资本独占或垄断.这一制度最不合逻辑的地方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者被排斥在剩余价值分享体系之外.但是,它又是市场竞争均衡的结果.因为它的运行基础是市场经济.(2)当代经济关系中,资本(死劳动)与劳动(活劳动)关系发生微妙变化:剩余的获取越来越多地依靠研发、营销、管理、创新,劳动者队伍中有管理才能的人(经理阶层)不再是简单地出售劳动力价值,凭借资本对劳动的依赖,他们要求分享剩余,即劳动力价值资本化.发达国家中出现的经理层持股、大企业间交叉持股,企业控制权变化,使出资人、股东越来越不同程度地"隶属"于劳动,资本雇佣劳动、资本独占剩余不同程度地或部分地让位于劳动参与剩余分配.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运动,生息资本、银行资本、商业资本参与资本运动,使参与剩余分配的资本由产业资本多元化为产业资本和非产业资本,劳动、土地、技术、信息、无形资产、证券等要素的资本化,使我们在现实经济流程中完全看不到资本独占剩余,更多的是剩余多元分享.劳动者和管理者不仅得到v,而且得到m的一部分,同时净剩余分享更加社会化、公众化,m在运动中被细分为税收、利息、红利、佣金、技术转让费、合约酬金等等各种多元要素报酬.<资本运营>的研究与讨论显然是从价值运动、价值分享角度探讨资本运营效率,资本运营者投入营运的资本、劳动、土地、人力资本等要素,都希望能获得预期的回报.资本运营的主要特征是:1.它依赖于"人力资本".2.资本运营是创新,具有高风险性、高收益性.3.注重资本的流动性.4.追求的是资本安全性条件下的保值和增值.5.支配权和使用权是实现资本运营的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