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针刺研究》 >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清外泌体及脊髓组织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

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清外泌体及脊髓组织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血清外泌体表达和脊髓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及脊髓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SCI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结合外泌体抑制剂组,每组6只。采用打击器以势能撞击法复制脊髓中度损伤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夹脊”,每次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7d;电针结合外泌体抑制剂组在造模前1d给予大鼠腹腔注射200μL外泌体抑制剂GW4869(300μg/mL),电针方法同电针组,治疗期间每2d注射1次。采用BBB评分评价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脊髓组织超微结构变化;透射电镜及Western blot法对血清外泌体进行提取、鉴定及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IL-1β、IL-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BB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电针结合外泌体抑制剂组大鼠BBB评分均升高(P<0.01)。HE染色显示,模型组脊髓组织疏松严重,炎性细胞浸润,实质神经元及间质神经纤维及胶质细胞水样变性;电针组和电针结合外泌体抑制剂组脊髓组织损伤较模型组减轻。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脊髓组织损伤严重,存在少量髓神经,神经纤维崩解,髓鞘结构离散、崩解,轴索萎缩,膜下水肿,间隙增宽,线粒体肿胀,神经微丝及微管局部稀疏;电针组和电针结合外泌体抑制剂组脊髓组织均为中度损伤,且电针组整体损伤程度较电针结合外泌体抑制剂组略轻。透射电镜观察可发现超速离心后提取得到的各组大鼠血清具有典型的外泌体存在,呈杯状双膜囊泡“茶托样”结构,略小于100nm。模型组大鼠血清外泌体标志蛋白CD81表达略增多;治疗后,电针组较模型组及电针结合外泌体抑制剂组大鼠血清外泌体标志蛋白CD81表达略增多,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IL-6、IL-1β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电针结合外泌体抑制剂组大鼠脊髓组织中IL-6、IL-1β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电针组较电针结合外泌体抑制剂组降低明显(P<0.01)。结论:电针可通过促进血清外泌体的分泌,抑制促炎因子IL-6、IL-1β的表达,进而改善损伤的脊髓组织微环境,改善SCI。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