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针刺研究》 >穴位注射结合不同刺灸方法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辅助性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穴位注射结合不同刺灸方法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辅助性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基础上艾灸、埋线、针刺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行为学、鼻黏膜炎性反应及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刺灸方法的增效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穴注组、穴注加艾灸组、穴注加埋线组、穴注加针刺组,每组8只。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法制备AR模型。穴位注射组于“印堂”“迎香”进行穴位注射,隔3 d治疗1次,共4次。穴注加艾灸组、穴注加埋线组、穴注加针刺组均在穴位注射基础上于“肺俞”“足三里”分别进行温和灸、埋线、针刺治疗,温和灸和针刺每日1次,共14次,埋线每周1次,共2次。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并进行症状积分评定,HE染色法观察鼻黏膜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鼻黏膜组织IFN-γ和IL-4阳性细胞表达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症状积分和鼻黏膜IL-4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鼻黏膜IFN-γ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症状积分和鼻黏膜IL-4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鼻黏膜IFN-γ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穴注组比较,穴注加艾灸组、穴注加埋线组、穴注加针刺组症状积分和鼻黏膜IL-4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穴注加艾灸组降低最明显(P<0.05),鼻黏膜IFN-γ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增加(P<0.05)、穴注加艾灸组增加最明显(P<0.05)。结论:穴位注射基础上艾灸、埋线和针刺对AR的治疗有增效作用,艾灸优于针刺和埋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IL-4表达和上调IFN-γ的表达而实现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