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8q24基因多态性和安徽人群前列腺癌的相关研究

8q24基因多态性和安徽人群前列腺癌的相关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8q24基因中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0090154、rs16901966和安徽人群前列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安徽人群中筛选出9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13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运用MassARRAY DNA基因分型方法对8q24区rs10090154和rs16901966位点进行基因测序,分析其中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并研究其与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肿瘤分期、Gleason评分、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等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病例与对照组之间,8q24区rs10090154和rs16901966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显示,rs10090154在年龄≤70岁(P =0.002,OR =3.814,95%CI:1.634~8.901)、BMI> 23 kg/m2 (P=0.001,OR=3.449,95% CI:1.629 ~7.303)、SBP≥ 140 mmHg (P=0.008,OR=3.148,95% CI:1.352 ~7.328)的人群中相对于野生基因型CC,突变基因型CT/TT可能有较高的前列腺癌发病风险,rs16901966位点在年龄>70岁(P =0.024,0R =2.567,95% CI:1.132 ~5.818)、BMI> 23 kg/m2(P=0.029,OR=2.030,95%CI:1.074 ~3.838)的人群中,突变基因型AG/GG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比野生型AA更高;另外,在不同肿瘤分期、Gleason评分和PSA水平的患者亚组分析中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差异.结论 8q24区单核苷酸多态性rs1009015和rs16901966可能是安徽人群前列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9期|1369-1373|共5页
  •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合肥23003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合肥23003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合肥23003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前列腺肿瘤;
  • 关键词

    前列腺癌; rs10090154; rs16901966; 相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