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地震学报 >地震近场记录中来自沉积盆地底部的S-P转换波震相

地震近场记录中来自沉积盆地底部的S-P转换波震相

     

摘要

在1989年10月和1991年3月大同地震余震的近场记录中,发现P波与S波到时之间还存在一个附加震相. 对地震的精确定位表明,有一些带有附加震相的地震记录是在临界角之内的台站得到的,因而可以排除附加震相为地表折射波的可能性. 用质点运动轨迹分析方法对附加震相的振动方向进行分析后认为,附加震相的运动特性与P波的运动特性一致,因而,可能是来自沉积盆地底部的S-P转换波. 设定一个低速的沉积层覆盖在速度较高的基岩之上的速度结构模型,用合成地震图技术模拟出这次地震的附加震相,从而确认该附加震相为盆地底部的S-P转换波. 调整传播路径上沉积基底的深度,可以得到一个概略性的盆地底部的图象,即大同盆地底部是一个沿桑干河河谷中部深、两側浅的"V"形盆底.

著录项

  • 来源
    《地震学报》|2002年第5期|470-478|共9页
  • 作者

  • 作者单位

    中国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德国爱尔兰根,91054,德国联邦地球科学和自然资源研究院格拉芬堡地震观测中心;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地震波;
  • 关键词

    S-P转换波 大同盆地 近场观测;

  • 入库时间 2023-07-25 19:25:37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