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震学报》 >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弧形构造区地壳电性结构探测研究

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弧形构造区地壳电性结构探测研究

         

摘要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弧形构造区(105°~107°E,36°~37.5°N)的5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处理分析和二维反演,得到研究区内东西宽约160 km、深约60 km范围的地壳电性细结构.结果表明:研究区呈现南西-北东的带状分布特征.由南西北东可分为6个电性区块,依次为西吉盆地(Ⅰ)、西、南华山隆起(Ⅱ)、兴仁堡海原盆地(Ⅲ)、中卫-清水河盆地(Ⅳ)、中宁红寺堡盆地(Ⅴ)和鄂尔多斯西缘带(Ⅵ).各区块在平面上呈北西撒开、南东收缩的"扫帚状"形态;弧形构造区弧顶附近构造完整、规模大,自弧顶向北西、南东两端构造规模逐渐减小.地表到深度10 km左右,西、南华山隆起和鄂尔多斯西缘带呈高阻特性,西吉、兴仁堡-海原、中卫-清水河和中宁一红寺堡4个盆地的电阻率较低且呈盆地凹陷形状.其中兴仁堡海原盆地电性基底最深,显示为南西深北东浅的"簸箕状"起伏形态.研究区发育不连续的壳内低阻带,与该区中、强震活动密切相关.1920年海原大震区存在明显的电性结构差异,震区南西侧和上部区域为相对高阻,北东侧和下部区域为相对低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