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草业学报》 >小偃麦衍生系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小偃麦衍生系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摘要

偃麦草作为小麦的三级基因库,是公认的遗传变异来源,八倍体小偃麦及其衍生的种质材料在提高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抗病、品质等性状的改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源于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的163份小偃麦衍生系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小偃麦衍生系中,5个描述性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0.26~1.00,株型的多样性指数最高;8个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为4.44%~20.11%,单株产量变异最大(20.11%),其次是有效分蘖数(17.37%)和千粒重(17.13%),抽穗期最小(4.44%);多样性指数为1.97~2.09,千粒重的变异类型最为丰富(H’=2.09),其次是每穗小穗数(H’=2.07),抽穗期的多样性最低(H’=1.97);相关分析表明,不同产量性状之间相互关联;基于8个产量性状欧氏距离的系统聚类分析表明,163份衍生系被划分为6个类群,各群之间差异明显,其中第I、Ⅲ类群为产量性状优异种质;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代表了163份衍生系81.12%的遗传信息量,分别以千粒重、每穗小穗数、穗长和株高载荷较大,对产量提高有正向效应;根据综合评价D值筛选出排名前5的优异大粒种质为CH16353、CH1742、CH16370、CH16385和CH16382。上述结果说明小偃麦衍生系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为小偃麦种质用于小麦遗传育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