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物理学报》 >人造钠信标角度非等晕性的实验研究

人造钠信标角度非等晕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

为实际验证较大角度偏移(θ ≈50μrad)条件下人造钠信标探测光路与科学目标光路之间经历大气湍流波前畸变的相关特性及其影响,开展了基于时序同步探测的人造钠信标角度非等晕性实验测量研究,利用单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实现了对自然星回光点阵以及50μrad角度偏移钠信标共振回光点阵的同步测量,获得了时序同帧钠信标与自然星回光的波前序列,并从两者波前二维分布及Zernike模式的统计相关性、非等晕误差的Zernike模式统计分布特性及其对目标成像影响等方面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50μrad的角度偏离导致两者波前仅低阶模式之间保持着一定相关性(如第3—9阶),而非同轴钠信标偏离望远镜接收口径的大气湍流误采样带来其探测波前与自然星波前之间部分高阶模式相关性的严重退化,致使目标成像点扩散函数Strehl比(0.31—0.22)、光学质量 β(2.70—3.35)的下降,该影响不容忽视.最后,依据实验大气条件完成非等晕误差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获得了理论与实验相符的结果.

著录项

  • 来源
    《物理学报》 |2018年第9期|295-308|共14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自适应光学研究室, 成都 610209;

    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209;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自适应光学研究室, 成都 610209;

    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209;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自适应光学研究室, 成都 610209;

    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209;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自适应光学研究室, 成都 610209;

    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209;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自适应光学研究室, 成都 610209;

    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20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钠信标; 角度非等晕性; 非等晕误差;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