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岩石学报 》 >华南稀有金属矿床:类型、特点、时空分布与背景

华南稀有金属矿床:类型、特点、时空分布与背景

             

摘要

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基地,以发育大规模多时代、多旋回花岗岩和独特的中生代铜钼钨锡铌钽铍铀等大规模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成矿作用而闻名于世.华南地区稀有金属(W-Sn-Nb-Ta-Li-Be)成矿作用主要与高度分异演化的花岗岩密切相关.稀有金属矿床的分布受区域性断裂控制,主要集中于南岭地区和钦-杭大断裂两侧.成矿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型、伟晶岩型、云英岩型、石英脉型、火山岩型、接触交代岩型(包括矽卡岩型和条纹岩型).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主要沿钦-杭大断裂两侧分布;伟晶岩型矿床主要分布在钦-杭大断裂花岗岩型矿床的外侧,以及邵武-河源断裂和政和-大埔断裂之间;接触交代型(含条纹岩型)稀有金属主要呈东西向分布于南岭地区,石英脉型和云英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主要与该地区的石英脉型钨矿有成因联系;火山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分布于政和-大埔断裂以东的东南沿海火山岩地区.华南稀有金属成矿可以分为7个阶段,分别是志留纪(424~420Ma)、早三叠世(248~244Ma)、晚三叠世(220~214Ma)、晚侏罗世(160~150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50~140Ma)、早白垩世(135~125Ma)和早白垩世-晚白垩世(105~90Ma)等.在每个时间段内,成矿时间相对集中.大规模稀有金属成矿主要集中于早白垩世.在不同成矿尺度,稀有金属矿化具有明显金属分带特征,且与有色金属矿化具有明显的成因关系;不同金属组合的稀有金属矿床具有不同的岩浆热液演化历史.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持续能量供给,以及有利于岩浆高度分异演化的大型伸展构造是形成稀有金属矿床的重要条件.本文认为早白垩世(135~125Ma)是华南地区稀有金属大规模成矿的时期,该时期不仅成矿强度大,而且成矿类型多样,代表了华南中生代岩石圈大规模减薄或者全面裂解的峰期.

著录项

  • 来源
    《岩石学报 》 |2021年第12期|3591-3614|共24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江西省地质局 南昌 33000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桂林 541004;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桂林 54100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稀有金属和少量金属 ;
  • 关键词

    稀有金属; Li-Nb-Ta-Sn-Be; 成矿规律; 时空分布; 背景; 华南;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