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岩石学报 >印度-欧亚侧向碰撞带构造-岩浆演化的动力学背景与过程--以藏东三江地区构造演化为例

印度-欧亚侧向碰撞带构造-岩浆演化的动力学背景与过程--以藏东三江地区构造演化为例

     

摘要

对于印度与欧亚板块的侧向碰撞带,即藏东三江地区的新生代构造分析揭示出三种不同性质的构造样式,它们形成于不同的地质时期,发育于不同的地壳层次:(1)区域规模至露头尺度上发育的具有薄皮属性的逆冲断层与推覆构造,它们广泛分布于三江地区,尤其是兰坪-思茅盆地内;(2)以红河-哀牢山断裂、澜沧江和怒江-高黎贡山断裂等为代表的区域高温型走滑韧性剪切带构造和局部发育的脆性走滑断裂构造,后者在中新生代盆地内部断裂更为发育;(3)遍布全区发育的变质核杂岩构造与地堑-半地堑盆地.区域岩浆活动性与区域构造事件的发生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区域性递进收缩事件与走滑事件发生于碰撞过程的早期阶段,并随后伴随着早期具有岩石圈板块俯冲性质的碰撞弧高钾岩浆活动,而后期的递进伸展事件诱发了板内伸展环境中的晚期高钾岩浆活动.二者之间的碱性岩浆活动间歇期,对应着区域构造体制的转变与区域伸展作用的发生,变质核杂岩的发育与微弱的钙碱性岩浆活动是其最直接的表现.区域古地磁资料分析表明,印度-欧亚板块之间的板块相互作用、区域板块与地块的旋转以及由此所致的不同构造环境制约着各种地质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北向运动的印度板块的旋转致使三江地块在新生代演化中发生了两次规模与特点不一的地块旋转过程,即早期的大角度快速旋转和晚期的小角度慢速旋转事件.它们分别对应于早期的递进收缩变形、走滑事件和具有碰撞弧属性的碱性岩浆活动与中期的区域伸展、变质核杂岩的发育与微弱的钙碱性岩浆活动性,以及后期的递进伸展作用和晚期陆内碱性岩浆活动性.

著录项

  • 来源
    《岩石学报》|2006年第4期|775-786|共12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地质学;
  • 关键词

    侧向碰撞带; 三江地区; 藏东; 构造演化; 岩浆活动;

  • 入库时间 2023-07-25 14:44:14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