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岩石学报》 >'三江'地区与青藏高原内部早第三纪高镁钾质岩地球化学对比:地幔源区的差异及其意义

'三江'地区与青藏高原内部早第三纪高镁钾质岩地球化学对比:地幔源区的差异及其意义

         

摘要

"三江"地区和青藏高原内部广泛分布有新生代早第三纪高镁钾质岩(MgO>6%,K2O/Na2O>1),通常认为它们应起源于地幔源区,虽然它们均有着富钾、富集LILE和亏损HFSE的共同特征,并在形成时代上有着一致性,但青藏高原这些在不同区域的早第三纪火山岩在地球化学特征有显著的差异."三江"地区同高原内部高镁钾质岩相比具有明显高的εNd(t)值,指示前者起源于一个相对亏损的富集地幔源区.青藏高原早第三纪高镁钾质岩可能源于与古俯冲环境相联系的富集地幔源区,但不同地区的富集物质和地幔源区矿物组成以及形成深度却是各不同.青藏高原内部高镁钾质岩的形成可能与高原腹部始新世下地壳的拆沉有关;而"三江"地区早第三纪高镁钾质岩可能与发生在50~40Ma北向俯冲的特提斯大洋板片断离有关.同时早第三纪特提斯大洋板片的北向俯冲和断离对"三江"地区在该时期的成矿物质的富集和成矿过程有着重要的贡献.

著录项

  • 来源
    《岩石学报》 |2010年第6期|1856-1870|共15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实验室,广州,510640;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实验室,广州,510640;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实验室,广州,51064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实验室,广州,51064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喷出岩(火山岩);
  • 关键词

    早第三纪; 高镁钾质岩; 地球化学; "三江"地区; 青藏高原内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