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岩石学报》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型矿床花岗质岩石矿物学及地质意义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型矿床花岗质岩石矿物学及地质意义

         

摘要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是我国近些年来的重点找矿地区之一.本文对区内与虎头崖矿床Ⅰ矿带(Fe)、野马泉矿床(Fe)、虎头崖矿床Ⅵ矿带(Zn)和卡而却卡矿床B区(Cu)有关的花岗质岩石开展了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虎头崖矿床Ⅰ矿带的斜长石以奥长石为主(An15.0-241);虎头崖矿床Ⅵ矿带的斜长石主要为钠长石和奥长石(An8.7-20.8);卡而却卡矿床B区的斜长石主要是中长石(An338-42.2);野马泉矿床的斜长石主要为奥长石和中长石(An26.2-48.4).角闪石为典型的钙角闪石,其中,虎头崖矿床Ⅰ矿带的角闪石属铁浅闪石;卡而却卡矿床B区的角闪石为镁角闪石和铁角闪石.各矿床(带)的黑云母普遍富Fe、Ti、F、Cl,属典型的铁黑云母.矿物学特征显示,各矿床(带)的黑云母结晶于相似的高氧逸度条件下,但在结晶温度和挥发份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黑云母的结晶温度和氧逸度特征与各矿床类型之间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可知,岩浆结晶的温度和氧逸度可能不是控制本区矽卡岩矿床成矿作用类型的主要因素.黑云母的挥发份组成与各成矿元素间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特征,其中,以Fe为主的虎头崖矿床Ⅰ矿带和野马泉矿床的岩浆流体特征基本一致,表现出相对富Cl、贫H2O、F的特点;以Zn为主的虎头崖矿床Ⅵ矿带的岩浆流体相对富F贫H2O、Cl;以Cu为主的卡而却卡矿床B区的岩浆流体相对富Cl、H2O贫F,说明岩浆流体不同的挥发份组成可能与不同的矿床类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综合地质特征和矿物学特征可知,岩浆流体的挥发份组成可能是控制青海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矿床成矿作用类型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著录项

  • 来源
    《岩石学报》 |2015年第8期|2294-2306|共13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034;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034;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034;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034;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03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西宁810029;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电子探针;
  • 关键词

    青海祁漫塔格; 矽卡岩矿床; 花岗质岩石; 矿物学; 东昆仑;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