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土壤学报》 >接种蚯蚓对潮土氮素矿化特征的影响

接种蚯蚓对潮土氮素矿化特征的影响

         

摘要

在室内恒温(20℃)培养,间歇破坏性采样(于培养后第2、6、13、20、27、41、55天采样)的条件下,研究蚯蚓活动对土壤中氮素矿化特征的影响.共设置4个处理:(1)对照处理-不接种蚯蚓不添加秸秆(S);(2)仅接种蚯蚓不添加秸秆处理(E);(3)不接种蚯蚓仅添加秸秆处理(O);(4)接种蚯蚓并添加秸秆处理(OE).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时期中,仅接种蚯蚓处理(E)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较对照处理(S)有显著提高(p<0.05),分别较同期对照处理(S)高出0.54~5.71倍和0.04~2.01倍;接种蚯蚓添加秸秆处理(OE)的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较同期仅添加秸秆处理(O)增高了0.42~7.26倍,并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处理的硝态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整体水平来看,无论是否添加秸秆,接种蚯蚓处理(E,OE)的土壤矿质氮水平均较相应的对照处理(S,O)有显著提高(p<0.05),到培养55 d时,分别增加了1.93倍和2.36倍.仅接种蚯蚓处理(E)的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速率较对照处理(S)有显著提高(p<0.05);添加秸秆后,无论是否接种蚯蚓,土壤累积矿化速率均为负值,表现为对土壤矿质氮的净固定,而从土壤氮素矿化速率的变化来看,前期的各个时间段中主要表现为矿质氮的净固定,后期逐渐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矿化.此外,仅接种蚯蚓处理(E)的全氮含量除了培养2 d外,其他培养时期均与对照处理(S)有显著差异(p<0.05),到培养55 d时,其全氮含量较同期对照处理(S)增高了6.5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仅接种蚯蚓处理(E)中,培养前后蚯蚓鲜重的减少量与土壤全氮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根据一元线性方程将蚯蚓损失的鲜重换算为蚯蚓体损失的氮量后发现,在整个培养期中蚯蚓体本身排泄的氮大约占土壤全氮含量增加量的百分比为42%~100%.

著录项

  • 来源
    《土壤学报》 |2007年第1期|98-105|共8页
  •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土壤生态学;
  • 关键词

    蚯蚓; 矿质氮; 氮素矿化速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