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肠道湿热泄泻和寒湿泄泻“同病异治”的物质基础研究

肠道湿热泄泻和寒湿泄泻“同病异治”的物质基础研究

         

摘要

目的建立湿热、寒湿泄泻大鼠模型,采用白头翁汤与理中汤治疗湿热、寒湿泄泻模型大鼠,分析湿热、寒湿不同证型泄泻大鼠临床症状、细胞密度、氧化应激等指标的差异,为探索泄泻“同病异治”的治疗特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CON组);湿热泄泻模型组(DHD组);湿热+白头翁汤组(DHB组);湿热+理中汤组(DHL组);寒湿泄泻模型组(CDD组);寒湿+理中汤组(CDL组);寒湿+白头翁汤组(CDB组)7个组。番泻叶+湿热、寒湿环境建立湿热、寒湿泄泻大鼠模型,采用白头翁汤和理中汤进行“以方测证”研究,记录各组大鼠的临床症状。HE染色观察脾组织病理学变化。AB-PAS染色观察结肠、回肠中杯状细胞,回肠中潘氏细胞密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组织Nrf2、HO-1、AQP-4的表达量。结果(1)湿热、寒湿泄泻大鼠模型成功建立,湿热泄泻大鼠临床症状更明显。(2)白头翁汤、理中汤可有效改善湿热、寒湿泄泻大鼠的临床症状与脾病理组织变化。(3)泄泻大鼠肠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密度均降低(P<0.01),湿热泄泻大鼠更明显。白头翁汤、理中汤可分别提高湿热、寒湿泄泻大鼠肠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密度(P<0.01)。(4)泄泻大鼠结肠中Nrf2、HO-1、AQP-4的表达量降低(P<0.01),白头翁汤、理中汤能分别提高湿热、寒湿泄泻大鼠结肠组织中Nrf2、HO-1、AQP-4的表达量(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湿热、寒湿泄泻模型,其中湿热泄泻大鼠临床症状更明显。两种模型的脾病理组织变化以及肠黏膜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密度均无显著性差异。相比湿热泄泻大鼠,寒湿泄泻大鼠抗氧化指标变化更明显。白头翁汤、理中汤分别用于治疗湿热、寒湿泄泻具有显著效果,而对于寒湿、湿热泄泻无疗效,为泄泻“同病异治”的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