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垂钓强度对鲫幼鱼易钓性和生长的影响

垂钓强度对鲫幼鱼易钓性和生长的影响

         

摘要

为考察不同垂钓强度对鲤科鱼类易钓性和生长的影响,研究以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为实验对象,在实验(26.9±0.1)°C条件下对大小相近和机体健康的3个处理组[高强度组(ld垂钓1次)、中强度组(2d垂钓1次)和低强度组(4d垂钓1次)]进行垂钓实验;每个垂钓处理组均设3个平行组,每个平行组包括40尾鱼,每个组在垂钓10h后则停止该组的垂钓活动,记录成功垂钓每尾鱼的时间、序号和电子标签信息,计算垂钓比例、单尾被钓时间、平均垂钓序号、变异系数和实验期间(9d)的生长率.研究发现:3个垂钓强度组的垂钓比例均随着垂钓次数的增加而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单尾被钓时间呈现增加的变化趋势,导致垂钓比例与单尾被钓时间呈负相关.除低强度组外,高、中垂钓强度组的平均垂钓序号随着被钓次数的增加均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并且该2个强度组平均垂钓序号的变异系数随着被钓次数的增多均呈增大的变化趋势;3个垂钓强度组的平均垂钓序号与其变异系数呈负相关.3个垂钓强度组在实验期间的特定生长率均出现负值情况,但3个组之间无差异.研究表明:高强度的垂钓活动会降低鲫幼鱼的易钓性,并且导致个体生长表现出一定的负面效应,表明高强度垂钓活动可能影响鱼类野外种群易钓性及其相关的其他表型的进化轨迹.

著录项

  •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2021年第5期|1145-1153|共9页
  •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 动物生物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401331;

    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 动物生物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401331;

    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 动物生物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401331;

    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 动物生物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40133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渔业资源生态学;
  • 关键词

    易钓性; 垂钓强度; 垂钓比例; 垂钓时间; 生态结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