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长蛸存活、生长以及肌肉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影响

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长蛸存活、生长以及肌肉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影响

         

摘要

cqvip:在19.8—22.2℃条件下,采用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的方法,研究不同投喂模式对长蛸[Octopus minor,初始体重(94.29±9.35)g,初始胴背长(53.25±5.25)mm]的存活、生长以及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影响。实验分为4个组包括对照组(持续投喂)、S1F5组(周期性饥饿1d再投喂5d)、S2F4组(周期性饥饿2d再投喂4d)和S3F3组(周期性饥饿3d再投喂3d),持续24d。实验结果如下: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增重率、肝体比、体重变化量以及终末体重四个指标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S1F5组的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3F3组的值除肝体比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长蛸的成活率随饥饿时间的增长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各实验组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摄食量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表现出上升趋势,且三个实验组的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长蛸肌肉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SFA)、不饱和脂肪酸(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S1F5组的值与对照组相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升高;在氨基酸含量上,各实验组的必需氨基酸总量(TEAA)、氨基酸总量(TAA)以及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TEAA/TAA)的值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S1F5组和S2F4组长蛸出现了补偿生长现象,且S1F5组长蛸具备超补偿生长能力。因此,在长蛸的人工养殖过程中,为保证其养殖效果,建议采用周期性饥饿1d再投喂5d的投喂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