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三峡水库蓄水后香溪河库湾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三峡水库蓄水后香溪河库湾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摘要

2003年8月到2004年8月对长江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的底栖动物进行了定量研究.共采到底栖动物26种,隶属4门6科,总平均密度为276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0.301g/m2,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和前突摇蚊幼虫.与其他同类型的水库比较香溪河库湾的现存量相对较低.研究结果同时显示随着蓄水时间的延长,底栖动物的现存量在逐渐增加.霍甫水丝蚓和前突摇蚊幼虫等耐污种发展为优势种,表明水质有恶化的趋势,寡毛类的平缓发展说明目前香溪河库湾的沉积情况尚不严重.

著录项

  •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2006年第1期|64-69|共6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淡水生物;
  • 关键词

    三峡水库; 蓄水初期; 香溪河; 底栖动物; 密度; 生物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