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球学报》 >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挤压与伸展的转换和成矿作用

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挤压与伸展的转换和成矿作用

         

摘要

通过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区域性不整合界面、断裂演化、盆地演化、变质核杂岩和岩浆活动等地质事实论述了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挤压与伸展的转换过程及其与区域成矿作用的关系.认为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是在前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克拉通内(陆内)成盆沉积与挤压变形的交替演化过程,在这一构造演化过程中,存在中三叠世末(老虎沟组或杏石口组前,峰值年龄≥215 Ma)、早侏罗世末(海房沟组或九龙山组前,峰值年龄≥178 Ma)、晚侏罗世末(义县组或东岭台组前,峰值年龄≥135 Ma)、白垩纪末(古近系前,峰值年龄65 Ma)、古近纪末(新近系前,峰值年龄25 Ma)5个挤压作用时期.5个挤压期在时间上相对较短,期间为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至第四纪6个时间较长,相对和缓或伸展的成盆沉积期一一隔开.在时间上,主成矿期与强烈伸展期相对应;在空间上外生矿产受伸展盆地所控制,内生矿产的分布受盆地间隆起带控制.总体上,挤压作用由强变弱,伸展作用由弱变强.伸展作用持续的时间长,挤压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挤压作用和伸展作用交替出现,挤压构造和伸展构造间互发育,成矿作用与挤压和伸展的转换存在着密切的成生联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