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质学报》 >鄂尔多斯西缘逆冲褶皱带构造特征及其南北差异的形成机制

鄂尔多斯西缘逆冲褶皱带构造特征及其南北差异的形成机制

         

摘要

研究表明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经历了多次的逆冲推覆作用,广义上该构造带是一个大型的双冲构造系统,由下古生界和中生界两套变形组成.同时明确了狭义的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南北两分的构造特征以及南北两部分的形成机制,南北两部分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形成机制与过程.北段主要包括桌子山段、贺兰山中、北部、银川地堑地区和横山堡段;南段主要包括贺兰山南部、马家滩段以及沙井子段.确认了在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南北两部分之间存在着一个较大的侧断坡.它的存在导致了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南北两部分之间的分化;该构造带在平面上的凹凸展布也反映了这种分化.而且在中生代狭义的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南北两部分形成时间以及持续时间也不同.北段活动时间短,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而南段活动时间长,在晚三叠世就已经开始活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