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质学报 》 >大兴安岭Cu-Mo-Ag多金属成矿带主要地质成矿特征及潜力分析

大兴安岭Cu-Mo-Ag多金属成矿带主要地质成矿特征及潜力分析

             

摘要

大兴安岭成矿带是2008年确定的首批16个重要成矿带之一,随着新的找矿进展和预测成果不断涌现,需要对其开展新一轮研究总结.本文以新的研究成果和找矿突破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重新厘定大兴安岭成矿带的边界并将其命名为“大兴安岭Cu-Mo-Ag多金属成矿带”.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综合研究,在区内划分了5个Ⅲ级成矿带,初步建立了Cu-Mo-Ag多金属成矿带成矿谱系,并将其主要成矿期归纳为两期:海西期和燕山期;在典型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评价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研究区主要成矿类型为热液型银铅锌矿、斑岩型铜钼矿和接触交代型铁锡多金属矿.结合区域找矿进展和潜力评价最新成果,认为本区Cu、Mo、Ag、Sn、Pb、Zn潜力巨大,为下一步勘查部署的主攻矿种,同时在本区划分了16个远景区,其中10个为重点远景区,6个为远景调查区,对研究区下一步矿产勘查部署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著录项

  • 来源
    《地质学报 》 |2016年第7期|1316-1333|共1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内蒙古地质调查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河北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河北唐山,063000;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大兴安岭 ; 成矿地质特征 ; 潜力分析 ; 成矿类型 ;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