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昆虫学报》 >不同管理措施对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不同管理措施对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摘要

通过对不同管理措施下毛竹林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研究了垦复施肥、垦复、劈草、化学除草和撂荒5种典型管理措施对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撂荒林相比,其他各管理措施均降低了群落竹冠层和林下层类群的丰富度,在林下层主要表现为蜘蛛目、膜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物种的减少,在竹冠层主要表现为膜翅目和鞘翅目物种的减少,这些减少的物种主要是偶见种(相对丰盛度小于0.01).垦复施肥、垦复和劈草增加了林下层中性功能群和减少了捕食性功能群的个体数量,垦复施肥、垦复、劈草和化学除草增加了竹冠层捕食性功能群和减少了植食性功能群的个体数量.总体上各种管理措施均降低了林下层和提高了竹冠层类群的多样性和均匀度,但化学除草对林下层的影响较小,垦复对竹冠层的影响较小.长期撂荒和垦复林毛竹叶部害螨的优势度较高,长期撂荒、劈草和化学除草林蠕须盾蚧Kuwanaspis vermiformis的优势度较高,长期垦复施肥、垦复和劈草林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的优势度较高,说明长期的单一管理措施可能导致特定种类害虫的暴发.因此提出在毛竹林的管理中,应避免长期采用单一方式,注重不同年份多种管理措施的轮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