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陕北“三北”防护林下草本群落特征及其与林分结构和土壤养分的关系

陕北“三北”防护林下草本群落特征及其与林分结构和土壤养分的关系

         

摘要

林下草本层是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基础功能层,对维护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了解陕北“三北”防护林建设对林下草本群落特征的影响,并解析林下草本群落发育与林分结构和土壤养分变化的响应关系,对合理评估防护林建设工作和指导未来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为此,调查了陕北典型风沙区和黄土区不同造林阶段防护林下草本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林分结构和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 表明:(1)风沙区不同造林阶段人工林下草本平均地上生物量(23.64g/m2)显著低于黄土区(44.53g/m2).随造林年限增加,风沙区林下草本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逐渐升高,而黄土区林下草本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则逐渐降低.(2)风沙区人工林土壤有效氮和有机碳随造林年限的增加逐渐升高,而黄土区人工林下土壤有效氮和有机碳则无明显变化趋势.(3)风沙区早期林下草本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升高主要得益于土壤养分的提升.而黄土区早期林下草本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降低主要是人工林郁闭度增加所致.风沙区防护林的建设促进了林下草本的发育,而黄土区早期人工林下草本出现退化现象.建议对风沙区进行防护林建设,而黄土区以自然恢复为主.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 |2020年第18期|6542-6551|共10页
  •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杨陵712100;

    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 西安710082;

    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 西安710082;

    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 西安71008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杨陵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杨陵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杨陵712100;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杨陵7121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林下草本; 林分结构; 土壤理化性质; 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