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生态学报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轻组有机碳的影响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轻组有机碳的影响

     

摘要

以位于西南大学实验农场的长期免耕试验田为研究对象,通过0-60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探讨了不同耕作方式——冬水田平作(DP)、水旱轮作(SH)、垄作免耕(LM)及垄作翻耕(LF)对土壤轻组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组有机碳是土壤总有机碳的主体,约占土壤总有机碳的69.56%-95.66%,在土壤剖面上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其分配比例逐渐升高;其次是自由轻组有机碳,约占土壤总有机碳的5.03%-26.43%,从土壤表层向下,其分配比例迅速下降;闭合轻组有机碳最低,仅占土壤总有机碳的1.37%-4.93%,其分配比例随土壤深度的变化不明显.在0-60 cm土壤深度内,不同耕作方式下自由轻组有机碳的平均含量为LM(4.36 g/kg) >DP(2.11 g/kg)>LF(1.74 g/kg)>SH( 1.46 g/kg),相应的有机碳分配比例分别为17.1%、14.0%、12.2%和11.3%;闭合轻组有机碳的平均含量为LM(0.82 g/kg) >DP(0.51 g/kg) >LF(0.36 g/kg)>SH(0.34g/kg),相应的有机碳分配比例分别为3.36%、3.45%、2.71%和3.00%.因此,在西南地区紫色水稻土上实行垄作免耕能提高轻组有机碳的含量及其分配比例,从而改善土壤有机碳质量.另外,与土壤总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及闭合轻组有机碳相比,自由轻组有机碳对耕作方式的变化最敏感,是指示土壤有机碳变化的良好指标.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2012年第14期|4379-4387|共9页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0716;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0716;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0716;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0716;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071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耕作方式; 自由轻组有机碳; 闭合轻组有机碳; 紫色水稻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